最新消息

2025-09-19
長久以來,「運動」似乎被視為一種視覺主導的活動。跑步需要看見路面,球類需要追蹤目標,甚至簡單的健身動作也需要模仿教練。這樣的刻板印象,讓許多視障朋友將運動拒於千里之外,也讓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視障者運動的可行性與安全性不高。然而,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事實上,運動不僅是明眼人的專利,它更是視障者維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品質、甚至重塑自我認同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2025-06-11
旅行,對於許多人而言,是探索世界、體驗不同文化、拓展視野的愉悅過程。然而,對於視障者(包括全盲與弱視者)而言,這份渴望與興奮往往伴隨著諸多複雜的挑戰與困境。他們的旅行不再僅是休憩放鬆,更是一場對環境適應力、個人應變力,以及社會支持系統的考驗。這些困境源於視覺感知能力的限制,並與環境設計、資訊可及性、社會態度等多方面因素交織,形成一道道無形的障礙。
2025-04-09
視障者在工作場域、生活中及公共空間常常面臨許多挑戰,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提供協助,然而,在真正遇到視障者時,往往許多人會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互動、交流,更遑論提供適當的協助。
2024-12-16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財務自由已成為每個人都渴望達成的目標,這不應該僅限於生理功能健全的人們,視障者在社會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有權利追求財務穩定和增長,投資理財不僅是保障生活品質的基本手段,更是實現個人夢想的重要途徑。
2024-10-14
經過多年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共同努力,台灣整體社會意識與民眾觀念,針對身心障礙者的認知與尊重,相較於過去有了明顯長足地進步。本會服務的視障族群,基本上只要拿著白手杖或牽著導盲犬,大多都能獲得溫暖協助與保護,當然,這並非意味著身障平權以竟全功,依然有著許多需要持續努力的地方,只是本文並不是要和大家探討此議題,而是想藉由這樣的開頭,來聊聊同為視障者,「先天」與「中途」不同的致障時間點,就會產生極大的差異性,而這些差異......
2024-07-09
猶記得我小的時候,最流行的教育口號就是:「英文很重要!掌握一門外語是進入社會競爭生存的關鍵。」於是乎,許多家長除了原本的學科外,也讓孩子到外語補習班學習英文,時至今日,甚至發展成多國語文的學習風氣;而後,資訊科技的興起與網路的普級,資訊能力又成了現代社會的基本能力,從現今走在路上人手一機和職場上數位化的應用就可見一斑!
2024-06-17
身心障礙者之所以常被稱為「弱勢族群」,主要的原因並非直接指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是這些缺陷在其生存、就學與就業上導致的困難,相較於一般人高出許多,而形成的相對弱勢,這也已成為社會大眾的共識。 也因此,從政府到私人企業,不論是法規上的制定還是社會責任的展現,台灣在協助身障者生活、就學與就業上,已有一定的規模與成效,這是國家進步與全民意識的成熟體現!
2024-05-21
不知您身邊的親友是否有視障者?或是您是否曾在路上看到過視障者? 根據統計,全台灣有登記的「法定視障者」約有五萬多人,這樣的比例或許在和其他障別的身障族群相較之下不算多,在全國人口比例更是少數,因此難免對於「視障者」會有些許的陌生感,更有著許多的刻板印象,有聲書學會作為服務視障者的NPO,希望藉由本篇的介紹,讓更多人可以認識視障者,進而一起關心這個族群。
2024-04-16
2024年3月24日是個陽光普照的好日子,有聲書學會在工研院聲服社社長Tina的牽線協助下,有幸前往南投「中台世界博物館」參觀「泰國佛教特展」,短短的半天卻讓一直致力以科技服務視障者為己任的我們,對於視障者參與藝術展覽的方式,有了全新的體驗與感受!
2024-03-18
相信許多人一定聽過「輔具」這個名詞,也多少知道它的用途與目的,然而,若非本人或親友有使用輔具的需求,在面對琳瑯滿目、重類與數量不下於購物網站商品的輔具品項,大概很難真正了解輔具對於身障族群的重要性,有聲書學會(以下簡稱本會)長年服務視障者,其中的重要任務就是希望能透過各種方式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視障者,減少刻板印象,創造明盲平等互動的環境,今日便藉由本文,簡述一下常見的視障輔具,讓大家有所了解。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