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台灣作家研究叢書 第5卷《鄉之魂:鍾理和人生和文學之路》
江湖
文字
總類
小學畢業後,他因為身體檢查不通過,未能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及表兄弟等一起進入中學唸書,對他是一大挫折,卻使他轉往另外的人生軌道發展,立志走寫作的路。不過,那個年齡的鍾理和只是泛文藝的愛好者,《楊文廣平蠻十八洞》、《紅樓夢》、新體小說……一概來者不拒。真正決定他的文學性格的是,他的人生遇到困境,以及面臨的抉擇。19歲那年,鍾家因為投資中國海南島的計畫失敗,到高雄縣的美濃尖山買下數百甲的土地經營農場,鍾理和因為到農場幫忙,而認識了同姓女工臺妹(臺妹在小說裡,被稱作平妹),進而相愛相戀。二人的結合遭到封建保守的客家社會和家庭的強力反對。鍾理和在預備當作家的準備階段,透過閱讀,吸收了不少現代社會的新知,他的知識、學識告訴他,他和臺妹的結合,絲毫沒有近親結婚、血緣太近的優生顧慮,反對他們的,反而是由於無知、落後、不科學的封建意識,他決定反抗到底。
為了反抗封建和無知,他付出了重大的現實代價。他和家庭決裂,在沒有任何奧援的情形下,他攜同臺妹遠走中國滿洲的奉天,希望在那個新天地,追求他們理想、自由的新人生。
無奈奉天已經是黴菌擴散著罪惡的城市,不得已再遷北京。鍾理和一家──妻子及長男鐵民,在中國住了7年,一直活在經濟困境中。從小立志當作家的鍾理和,基於作家人道主義的良知,不肯替日本人做事賺錢,答應接濟他的表兄並不十分可靠,只靠零售石炭的收入過活,卻無畏生活的拮据,全力投入文學,他在戰爭結束前,在北京出版的《夾竹桃》,是日治時代臺灣作家罕有的作品結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