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重新認識你自己

克裡希那穆提
群言出版社
若水
2004
文字
9787800804441
語文類
多少世紀以來,人類就不斷設法超越自己,超越物質世界的幸福,嚮往所謂的真理、上帝或實相那種無限的境界,或不受環境、思想及人類的墮落所影響的存在。 人時常會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生命到底有沒有任何意義?觸目所及儘是殘殺、暴亂、戰爭,連宗教、意識形態和國家都在不斷分裂中。面對一片混亂的生命景象,人類不能不沮喪地捫心自問:我該怎麼辦?所謂的人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類到底有沒有出路? 遍尋不著那冠以千名的無名本體,只得另謀出路,培養自己對救主或某種理想的信念,而這份信念遲早也會醞釀成暴力。 我們在所謂的「人生」這個永無安寧的戰場上,根據自己成長的社會背景,不論是專制社會或所謂的自由社會,訂下行為的規範。這些規範也許是印度教的,也許是基督教的,我們一概接受它們作為我們的傳統。我們期待某些人告訴我們是非善惡的標準,然後恪守力遵,我們的言行思想因而變得機械呆板,時常不假思索便自動反應。這些現象在我們身上都是顯而易見的。 多少世紀以來,我們被我們的老師、尊長、書本和聖人用湯匙喂大。我們總是說:「請告訴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後是什麼?」我們總是滿足於他人的描繪,這表示我們其實是活在別人的言論中,活得既膚淺又空虛,因此我們充其量只是「二手貨」人類。我們活在別人口中的世界,不是受制於自己的個性和傾向,便是受制於外在的情況和環境,因此我們只是環境的產物,我們不再新鮮,我們從沒有為自己發現過什麼東西,我們心中沒有什麼東西是原創的、清新的和明澈的。 在宗教發展史上,我們不斷聽到宗教家的保證——只要舉行某些儀式、誦念某些禱詞或咒語、認同某些形式、壓制慾念、控制思想、昇華我們的熱情、限制口腹之慾、疏導性慾等,身心飽受這些磨練以後,就能在這渺小的生命之後,覓得某項至寶。這正是上百萬宗教人士世世代代所行之道。有些人退隱於沙漠或山洞之中隱修,有些人托著缽一村一鎮地乞食流浪,另外有些人則群居一處組成修道院,強迫自己的心智臣服於某種既定的模式。但是一顆受盡折磨而四分五裂的心,一個只想逃離一切幹擾的心,它既捨棄了外在世界的一切,又被規範及服從磨得遲鈍不堪,這顆心就算花再長的時間尋找,找到的也只是一個被自己扭曲之後的東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