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心鎖

郭良蕙
時報
1986
文字
9787800620485
語文類
郭良蕙(一九二六-二○一三),原籍山東省钜野縣,一九四九年後赴台灣定居於嘉義。為增加生活收入,開始寫作。初期翻譯外國小說,曾譯過莫泊桑的作品,之後開始小說創作。 郭良蕙因外表亮麗、氣質脫俗,當時被封為「最美麗的女作家」。繼第一個短篇小說〈陋巷群雛〉後,便經常於『野風』、『自由中國』、『幼獅文藝』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後長篇小說〈泥窪的邊緣〉又在『暢流』雜誌連載,她在文壇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出版「心鎖」時,她的聲名達到最顛峰,但也以描寫性愛與被認定是亂倫的婚外情被禁,成為她創作生涯中最大的風波。「心鎖」事件的打擊,雖讓郭良蕙沮喪,但她仍繼續努力從事寫作。另一方面,被禁之後「心鎖」成為地下暢銷書,郭良蕙也更出名了。 一九七一年,獨自環遊世界,開拓視野與胸襟,自此也步向文物藝術之欣賞及研究。一九七八年出版的〈第三性〉大膽地碰觸同性戀之議題,又成為先驅之一。後於香港成立〔郭良蕙新事業出版社〕,並出版了許多旅遊方面的書籍。 內容簡介 「心鎖」,長篇小說。郭良蕙著,高雄大業書店出版,一九六二年,「心鎖」最早先於徵信新聞報的人間副刊連載,內容以夏丹琪為主角,為了報復情人范林的不忠,丹琪負氣地嫁給有錢有勢的醫生夢輝。婚後,舊情人成了妹婿,而小叔夢石更是個情場高手,丹琪因此陷入矛盾掙紮的情慾深淵。郭良蕙企圖藉由對婚姻不忠的夏丹琪,詮釋人性善與惡的衝突。書中對性愛的描寫「自五四以來最露骨大膽」。 一九六三年一月,臺灣省新聞處下令查禁「心鎖」,四月,在「中國文藝協會」理事會上, 謝冰瑩提議開除郭良蕙,認為她「寫出這樣一本小說,社會觀感很壞,人人戴上有色眼鏡看男女作家,嚴重妨害文協的聲譽,應該把她排除到會外。」另外,「青年寫作協會」及「婦女寫作協會」亦同時開除她的會籍。蘇雪林亦撰文直指「心鎖」為黃色小說。引起各界輿論對此事件的熱烈討論。 一九八六年「心鎖」解禁後,三度再版,並被翻拍成電影。九○年代更有研究論文探討「心鎖事件」背後所隱含性別問題,重新給予「心鎖」及郭良蕙文學而非政治道德的評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