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中華學生百科全書005-中外文學名著導讀

李增倫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文字
語文類
諸子,字面意思就是各位先生,也指有理論、有主張的先生們的著作。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在思想文化上,呈現出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漢書·藝文志》裡將「諸子」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小說諸家。諸子散文指的就是這些學者的語錄、文章。諸子的著述,不少已經失傳,保存到現在的,主要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雜家的《呂氏春秋》等。諸子的著述在論說文的發展上都體現了各個時期的不同水準。在文風上,它們各具特色。《論語》言簡意深,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等語句,都是帶有哲理性的格言警句。《墨子》文辭樸實而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如《公輸》篇,從淺顯的事例入手,運用類比、推理等手法論證自己的結論,使對方沒有絲毫迴避的餘地,只能就範認輸。《孟子》的特點是明白流暢而善辯,如《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在論辯中先撒下羅網,然後請君入甕,接著窮追猛打,時擒時縱,處處先發制人。讀來波瀾起伏,跌宕生姿。《莊子》汪洋恣肆,善於大量地運用寓言故事闡述事理,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