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繫心活2017年第021期
      
      
        
          
            
            范賢娟
          
          
            
            繫心活
          
          
            
            2017
          
          
            
            文字
          
          
            
              總類
          
         
       
      這次出刊是農曆七月十五,讓我想到蘇東坡的〈前赤壁賦〉,那篇文章的寫作日期「七月既望」正是這時節,因此我就來介紹一下與之相關的星空,不過寫起來拉拉雜雜的,不知能否刺激大家產生豐富的想像力?至於賴索托的地面報導,這次介紹「貓兒壩」,看看它的明媚風光,以及帶給賴索托的影響。最近福衛五號升空,許多人對太空感到興趣。但我沒有辦法前去採訪,就帶大家重看老電影吧!國內科工館最近有個展覽介紹工研院的許多創新研發,我很幸運拿到相關文稿,就轉載介紹。此外八月廿一日有個橫跨美國的日全食,有位老師前往觀測,他寫了篇觀測日記給我跟讀者分享。最近臺灣很熱,有篇張之傑老師的來談談他所觀察到的現象。最後是篇下集,那曾在15期刊登上半,隔了半年才又繼續,希望
大家對應得起來這篇溫馨小故事。
本期刊還有個部落格,那兒除了有期刊文章之外,還在漫長的一個月中穿插一些在賴索托的工作/生活筆記,以及下期預告。本期刊為免費贈送,如果覺得還不錯,歡迎轉寄。如果想建議受訪者、採訪的事件,或是分享心得,歡迎寫信到 fhcmoon2@yahoo.com.tw
巍巍貓兒壩 
(Katse Dam,又譯卡翠壩)是位於賴索境內瑪莉巴馬佐河流(MalibamatsoRiver)上游的一個的水泥雙曲拱壩,這樣的造型可以在蓄水量大的時候,水壓會讓壩體更加堅實。
高度185公尺,長度710公尺,總蓄水量達到19億5千萬立方公尺,在1994年完工的時候,這是非洲最大的水壩,直到2009年才被其他新建的水壩趕過去,目前仍是非洲第二大的水壩。以曾文水庫為標準來比較臺灣最大的水庫是曾文水庫,水壩高度為128公尺,長度為400公尺,總蓄水量7億零8百萬立方公尺,裝機容量為5千萬瓦。
這個水壩是跨國「賴索托高原水計畫」(Lesotho Highland Water Project, LHWP)的一部分,由賴索托與南非兩國合作,從1986年就開始進行,雖然水壩位於賴索托,但主要任務是把水往南非最重要的工業區域豪登省(Gauteng Province)運輸。整個計畫包含了許多水壩的建設,串連起一個複雜的水運輸網路,至今仍是非洲最大的輸送水計畫。
而這個計畫中光是貓兒壩就有三個可產生2400萬瓦電力的渦輪,所發的電供給賴索托當地民生用電。在這之前賴索托的電力都得依賴南非,藉此計畫才讓賴索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電力系統,培養當地的專業人才。而整個計畫也為賴索托發展基礎建設,鋪設柏油道路,建設電力、水力與通訊網絡系統,協助賴索托邁入現代化。而他們也會注重在這過程中傳統居民生活空間的保留、技藝的傳承,環境變遷對生態的影響,在整個計畫開工之前,會從社會經濟、物理環境、生態環境面向來評估研究,還有環境行動計畫(EAP)針對水源區居民的重新安置與發展、補償、自然環境的保護、傳統文化的傳承、公共衛生與農村發展做長時間的研究調查。目前LHWP計畫進展到第二階段,但其完工樣貌並沒有公布,而是說「依賴從不同面向的更多可行性評估研究」才能決定。此計畫所需經費只要與運輸水有關的就歸南非負責,與水力發電廠有關的則歸賴索托負責。
近年也有人批評覺得這個計畫把賴索托珍貴的水資源往鄰國南非運送,讓自己國內缺水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樣好嗎?大量水壩的建設對環境有無負面的影響?此等種種不同的聲音出來。然而無論如何這個計畫是讓賴索托邁入現代化很重要的一步。
目前貓兒壩也是個旅遊景點,大家前去時別光急著趕路,那會讓人暈車,應該放輕鬆欣賞這兒的山光水色與傳統部落的樣貌,這兒的景色很壯觀,居民生活的傳統風貌也值得細細品味,同時想想他們在這樣的建設中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到了之後,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遊客中心登記,然後雇用導覽帶著參觀,將有機
會從不同角度來認識這座水壩,甚至深入到壩底內部去看。
在遊客中心還可看到傳統編織的物品,聽說還可以自己設計圖案請當地居民編織,不過價錢不便宜,但如果你了解那些材料都是貨真價實,手工也遵循傳統非常難得,或許就願意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他們傳統技藝的尊敬與支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