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南非鬥士曼德拉

李安山
學苑出版社
1996
文字
9787507711554
世界史地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是享譽全球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了推翻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他進行了長達50年(1944—199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鐵窗面壁28年(1962—1990年)。最終,從階下囚一躍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為新南非開創了一個民主統一的局面。 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使我得以承擔並完成這部傳記,但對曼德拉這個名字的熟悉和追蹤決非偶然。記得1987年5月在位於風景如畫的加拿大金斯敦的皇后大學召開的第16屆非洲學年會上,我和加拿大朋友菲利普·扎奇魯克漫步在千島湖邊,談論著南非正面臨的重大變革。當時,一場「釋放曼德拉」的運動正席捲全球。我們倆毫不懷疑曼德拉的釋放只是時間問題,但又不約而同地對曼德拉出獄後將面臨的艱巨任務憂心忡忡:白人極右勢力的負隅頑抗,黑人民主力量的嚴重分歧,非國大國內派與國外派的可能分化,以及種族隔離制的沉重包袱。說實話,當時我們倆對南非政治演變的前景並不十分樂觀,擔心可能出現政治動亂。隨後七年的時間裡,我一邊在馬丁·克蘭教授的指導下準備自己的歷史學博士論文,一邊密切注視著南非局勢的發展。最後,終於在電視機上看到了曼德拉於1994年5月10日就職南非總統時激動人心的場景。 本書以傳記形式敘述了曼德拉的大半生,嚴格地說,是從他出生到1994年底。中國的傳記傳統源遠流長。自司馬遷開創紀傳體以來,傳記在中國正史中之地位時顯時微。《史記》130篇中,本紀、世家、列傳已佔112篇,而三者之共同點均為以人為主體而記事。西方對傳記的解釋為「人生之記錄」,傳記源於古希臘、羅馬。色諾芬①為其友人及導師蘇格拉底②所作的辯護詞即為當時最有名的傳記之一。一般認為,普魯塔奇為西方傳記之鼻祖,在《高貴的希臘人羅馬人的生活》中,他將希臘人與羅馬人成對比較,如軍事首領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雄辯家德摩斯梯尼和西塞羅的傳記都是成對出現;其淵博學識和對崇高人物的理解同情使其傳記永世長存。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