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海權論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文字
9787561338018
社會科學類
馬漢在這部著作中主張應該擁有並運用優勢海軍和其他海上力量確立對海洋的控制權和實現國家的戰略目的。他把產品、海運、殖民地歸結為海權的三大環節,把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土範圍、人口、民族特點以及政府的特點和政策等作為影響海權的六個條件。本書通過歐洲及美國的海上戰爭史的研究,揭示海權對國家及歷史發展的影響。
中國當前嚴峻的海權形勢已成為國人的共識。中國要崛起,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就必須打破海上的枷鎖,真正走向全球的廣闊世界。制海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得不直面的問題,而重新發現與認識《海權論》將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馬漢認為制海權對一國力量最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線能帶來大量商業利益,因此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制海權,以及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利用此一利益。[2]馬漢也強調海洋軍事安全的價值,認為海洋可保護國家免於在本土交戰,而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比陸軍更大。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峽附近的水域,再進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進一步與列強共同利用東南亞與中國的海洋利益。馬漢的海權論對日後各國政府的政策影響甚大。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是以馬漢理論為基礎。直到冷戰結束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部署都以馬漢理論為原形。馬漢並且提出了相關的戰略,主要以英國為例,討論一國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項基本因素對海權的影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