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愛日齋叢抄

葉釐
文字
語文類
《愛日齋叢抄》見諸書志所載者,多不著撰者姓氏。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十二載有葉釐《愛日齋叢抄》十卷,又《坦齋筆衡》一卷。兩書《說郛》均收錄,前者題宋葉某撰,後者題宋葉釐撰。書名或題《愛日堂叢抄》,見《澹生堂藏書目》和《楝亭書目》等。今所見五卷本為《四庫全書》本,此本從《永樂大典》中輯出,釐為五卷。又有《守山閣叢書》本,據文瀾閣藏《四庫全書》本錄出刊行。南京圖書館藏有清抄本,原為蕭山王宗炎十萬卷樓藏書,王氏有批校,後為錢塘丁丙嘉惠堂所得。王宗炎,字以除,號穀塍,清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學問淹博,性尤淡退,通籍後遂杜門不出,築十萬卷樓,以文史自娛。王氏藏抄本為五卷,又《補遺》一卷,《補遺》所載各條均見於《說郛》(百卷)本中。正文五卷所載諸條,與《四庫全書》本前後次第不爽,所據也當是四庫本。抄本錯訛較多,雖有王氏硃筆批校,僅極少數得到更正。此次校點即以王氏藏抄本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並參校《守山閣叢書》本,《補遺》一卷則用《說郛》(百卷)本校勘。其中卷三全部錄自《永樂大典》卷八二八,其它卷中有數條也見於《大典》中,則以《大典》參校。又從《大典》中輯得未見於輯本的兩條作《續補》。
  現存本所載多為雜考,訂訛正誤,或略作品評。多羅列諸家之說,互相闡發,作者本人的見解有限。又作者在引錄眾人之說時,不論是片言隻語,還是長篇大論,引錄較為隨意,脫漏省略較多,甚至導致句意不完整。對於這些問題,只要讀得通,校勘時不再補錄,但在校勘記中說明。書中引錄的他人之說,少數為今通行本所不載,也有助於拾遺補闕。
  本書由江蘇教育學院中文系鄧子勉校點整理,並撰寫說明。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