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物體系的豔/異敘事──《燈草和尚傳》新論

羅莞翎
大安出版社
文字
語文類
豔情小說是中國小說史發展過程的一個環節,並可將其視為明清性愛文化的切片,是故豔情小說乃是不能規避的小說文類。然《燈草和尚傳》在豔情小說中又屬特殊之作,採取志怪小說的書寫傳統,以物質想像出發,結合幻術、神通等非常性之敘述所開展而成,且文本中的主角「燈草和尚」身為三寸,卻為女性帶來性滿足,此與其他豔情小說中所呈現的「巨陽崇拜」有所殊異。 除此之外,《燈草和尚傳》的內容是由物質、怪異、性愛三者所構築而成的,換言之,此部小說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是由器物開展出來的豔異書寫。小說中具備的物質、怪異、性愛三種要素,恰恰回應了「物」與「豔異」自晚明以降形成的特殊文化、文學形態,或可將其視為是延續晚明「物」與「豔異」風格之作,小說中彰顯了晚明特殊的時代感。是故,本論文乃以清初豔情小說《燈草和尚傳》為個案研究。將以「物」、「豔異」作為研究《燈草和尚傳》的切入點,以宏觀視野與微觀細究的方式勾勒出其在豔情小說中的異性,並考察它與歷時性及共時性他類小說甚而是其他文本盤根錯節的連結性。 本論文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物」為核心展開討論,檢視「物」義的更迭與其在《燈草和尚傳》的重疊。後聚焦於「燈具」上,梳理燈的物質形制與其在中國形成的文化記憶。第二部分旨在探討《燈草和尚傳》「豔異」之「異」,分從幻術與神通兩大面向進行論述,兼備歷時性與共時性及跨文本、跨文化的宏觀視野闡述此命題。第三部分則論析《燈草和尚傳》「豔異」之「豔」,擬以文本與身體的內外兩部分為論述次第,包括對和尚卅陽具象徵進行考察,後從情欲的身體轉向身體的情欲,考察小說中性別與空間關係,進一步論女性的情欲書寫與男性對女性的情欲想像。 總言之,筆者嘗試從物質、身體等概念審視《燈草和尚傳》中的豔異敘事,引入新的研究視野考察本有的文學傳統,希冀建立《燈草和尚傳》與豔情小說、其他文類的互涉關係。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