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傻人傻話

楚茹
九歌出版有限公司
1987
文字
語文類
讀張潮的「幽夢影」 ,和讀波特女士的「愚人船」 ,一樣的都要先把生活放在心頭反碩咀嚼,才能稍有領略。因為語文用來表達心志,雖然已為我們所役使,但也為我們增添了煩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小說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曾把語文說成是:哲人妄圖利用的,經過改善的猿啼狗吠;唐人劉禹錫也有「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的慨嘆。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熱情膽大此;,感觸也多,每對人生世相有了一點粗淺的認識,手癢之餘,免不了就記錄了下來。由四十三年到現在,總共也有四、五百條之數,而這三十年之間,個人從單身、戀愛、結婚,兩房 (書房廚房)兼顧的生活,到如今的近花甲之年;社會從克難違建、三輪車、小販電石燈的銷聲匿述,到電氣火車,高速公路,個人電腦風行進了家庭,讓孩子們打生日卡來祝賀生日的時代,這之間的變化,閉眼想想, 有時幾乎懷疑是在作夢。 這些記錄或許也有前人說過了的。老杜(甫)寫出:「斫却月中桂,清光更應多」,之句以前,東漢的徐孺子(楫)九歲時不就說過:「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也」的話。感觸或許相同,「猿啼狗吠」之聲不必一樣。這此二記錄,有的地方可能給人以警策,有的卻會教人啼笑皆非。看過的朋友要我拿出來發表,我經過重新選擇排比,略作修飾,題名為「傻人傻話」, 以便提供讀者啼笑皆非一番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