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中華學生百科全書016-文物古跡

李立群
文字
語文類
鼎,在古代原是一種炊具。它多用青銅製成,也有陶制的。既有三足圓形的,也有四足方形的。鼎有高足支撐,下面放木柴燃燒,鼎內便可烹煮食物。這種炊具盛行於殷周時代。同時,鼎又是一種禮器,帶有紀念性。 司母戊方鼎,是距今3000年前的商代文丁時期的遺物,高133釐米,重達875公斤,口長110釐米,寬78釐米,足高46釐米,厚6釐米。大方鼎腹壁內鑄有「司母戊」三字銘文。司有解釋為祠的,就是祭祀的意思,戊應是商王文丁母親的廟號。原來這只大方鼎是文丁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的一個專用鼎,難怪它的體形如此龐大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