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館藏

母親的路

佚名
文字
社會科學類
長期以來,人們把單一的成績好壞當作衡量一個孩子的標準,雖然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標準一元化的弊端,但目前這一標準更有愈演愈烈的傾向,人們都在瘋狂地讓孩子追求成績,家長的盲目和短視是用孩子的前程為代價的,很多家長的獨生子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惑:他們心裡孤獨,害怕與人交談,內心對外界恐懼,更不敢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孩子們做事情依賴父母,猶豫不決,缺乏信心,意志力不堅定;獨生的一代缺乏朋友,不善於與人交往、溝通,獨立意識不強;孩子們身體體質差,要麼肥胖,要麼明顯偏瘦,精神面貌不夠好……
當前的孩子們到底遇到什麼問題了呢?家長們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並不是不關心孩子,自己每天都為孩子殫精竭慮,這樣的困惑長期縈繞在家長心頭。的確如此,目前家長累,孩子也累,感覺到不快樂,可孩子們的問題還是並不見少。如何把他們內心的恐懼和猶豫轉化為信心和行動,過上更幸福、快樂、充實的生活,不僅要引起父母們的重視,更是我們為人父母的神聖職責。
追根溯源,其實是我們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出現了偏差。長期以來,一味地追求成績,一些非智力的因素,譬如心理問題、身體素質、交際能力、意志品質等問題就像堆積在火山口的火山岩,積重難返,總有一天會爆發。出現上述的情況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可悲,更是對一個民族發展的瓶頸。其實,這些問題原本可以輕鬆地解決,而不至於成為一個全社會性的問題。
在我的眼裡,孩子們應該享受到快樂的人生,在快樂中成長起來,他們的可塑性是最強的,所以只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關愛,並採用合理恰當的方法,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和任務,並努力去完成,任何孩子都是希望之星。
Loading...